制作|搜狐健康
作者|周一川
编辑|袁岳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各大高校附属医院是抗击新皇冠疫情的重要生力军。在2月10日国务院召开的联合防御和联合控制会议上,发言人说,123所大学的287所附属医院已经派出7924名医务人员帮助湖北。这一数字仍在增加,其中许多人是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那里有什么样的白衣天使,但一群孩子已经换了衣服,正在向他们的前辈学习治疗病人和拯救生命!”
此时,一群“在校”的医学生正看着他们的背影,深深地感受着,他们的心理活动可能会更加特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继续医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海成教授对搜狐健康表示,一方面,我们要像其他高校一样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同时,作为医学院校,我们为他们安排了更多的“特殊课程”。
张海成说,1月26日(新年第二天),在国家的命令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这三家综合附属医院的60名医务人员第一批来到武汉。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2月1日,北京大学卫生科学中心再次派出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巧姐等12名医学专家和医学管理人员组成的第二批医疗队支援武汉。此后,一个医疗队于2月6日和2月7日被派往湖北支援。到2月25日,北京大学已经派出了四组453名医疗和护理管理人员到“逆行湖北”。
在这400多人中,也许在最初的两三年里,他们仍然在学校俱乐部工作,在体育场挥汗如雨,但是现在这些高年级学生已经参战了。也许上学期有些老师还在讲台上授课,但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医疗团队的骨干。他们的继任者非常关注微信和QQ上的老师和老人,他们也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好这方面的指导工作。
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虽然他们不在学校,但他们的功课不能落下。张海成说,北京大学医学部已经在网上推出了所有课程。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研究生的所有课程都在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平台上开放,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研究表明,教师的满意度为100%,学生的满意度为97.8%。大家都反映,这种基于移动学习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网络教育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互动的热情。随时随地学习更方便,尤其是“翻转课”非常受欢迎。目前,教育部在22个在线平台上共推出了24,000门课程,其中有大量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开放。除了PPT课堂讲稿,还有特别录制的课堂视频和在线论坛等。以各种形式。此外,除了课程,还有学生讨论,课堂测验,师生评价和其他链接。
医学生的实践课程需要实践操作,其中一些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完成。以基础实验课为例,通过计算机模拟的过程,实验试剂的配比和实验操作的各个步骤可以交互操作。临床医学的动画、视频和互动也丰富多彩,如听诊、叩诊、手术等。,模拟的音频和视频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
当然,有些实用的内容不能在网上完成,必须手工完成,所以需要推迟到返校后。
张海成说,只有一套PPT或视频只是一个课件,而不是教学。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趣的是,学生在网上交流更充分、更活跃,而且他们经常在老师的指导下更积极地讨论。在当前的特殊环境下,网络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和老师积极性很高。学习、作业、自测、论坛互动、答疑、师生互评等在线课程的完成率接近100%。在线直播课程也很受欢迎。教师和学生与远程教师面对面互动。学术观点的对抗和碰撞往往导致更深层次的思考。
新的皇冠流行病是目前的主题。张海成介绍说,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特别补充了很多关于新皇冠病毒感染的知识,比如病毒是怎么回事,如何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包括对病毒感染人群和隔离人群的一系列人文关怀等。我们还录制了一些关于心理调整和在流行病期间使用精神药物的讲座。学生和老师的热情非常高。
学校还将特别邀请参与一线治疗的医生和护士,包括公共卫生专家,就疫情进行讲座,使医学生能够真实、直观地了解他们的巨大努力。
张海成说,令人感动的是,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许多医科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感。仅三所医院附属的继续医学教育学院就有100多名护生(在职护士)来武汉帮忙。大量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去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做数据处理志愿者。虽然其他专业的学生不能正式进入新皇冠病毒诊断和治疗的前线,勇敢战斗,救治伤员,抢救垂死的人,但他们永远记得善良和责任:
苏浩然是安徽人,是基础医学院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他在流行病期间度过了18岁生日。为了抗击疫情,浩然县采取措施关闭社区,并在社区广泛招募防疫志愿者。郝然看到通知后,决定立即报名。尽管一些家庭成员反对,但这位致力于基层防疫的党员的父亲鼓励他说:“你已经18岁了,是个成年人了。你应该有自己的责任和责任。”作为北京大学的医学生,他们应该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尽自己所能。这也是年轻人的使命。"
作为医科学生,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血液对于治疗疾病和拯救生命的重要性。北京护理学院的25名学生和留在北京的口腔医院的17名学生积极参加了北京的无偿献血活动。虽然医学生不能像临床老师和前辈那样在前线战斗,但他们也可以献出宝贵的血液来拯救生命,全心全意地协助抗击疫情。2016级口腔医学本科生王表示:“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看到一线医生在努力工作,但我无能为力。我希望我能以这种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抗击这种流行病。”
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十七年前,当非典疫情爆发时,北京大学医学院关闭了这所学校。作为一名在非典病房战斗的前线战士,张海成医生长期驻扎在医院,没有亲眼目睹医学院学生在封闭的学校环境下努力学习的情景。17年后,在同样严重的疫情下,他来到医学生教育的“在线”战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再次战斗,见证了保护国家健康和安全的新一批士兵的诞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