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 | 一直注重补钙还是骨质疏松?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原因

制作|中国疾控中心新闻

作者|国家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编辑|胡鑫

有人说“补钙”是人生必修课:生长发育期间,怀孕分娩期间,年老后……不同时间点补钙必不可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是注意补钙,还是缺钙甚至骨质疏松?

其实答案可能在你的饮食习惯。

1。嘴巴大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高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促进钙流失,钙流失过多会增加缺钙的风险。例如,嘴重的人比普通人患缺钙的风险更高。

钙是骨骼的“支持者”。钙摄入不足时,骨密度会越来越低,骨骼会越来越疏松。

为什么嘴重会引起钙流失?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会随着体内的血液到达肾脏。在肾脏将其标记为“有用”后,这两种矿物质将被重新吸收回循环系统,供身体使用。这个过程叫做肾脏重吸收。

在重吸收过程中,钙和钠处于竞争关系,大量的钠会限制钙的重吸收,而不能返回循环系统的钙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研究表明,每摄入500毫克钠,尿钙排泄就会增加10毫克。

“少吃盐≈多补钙”绝不是一句空话。因此,吃咸的人不仅要改变饮食模式,还要注意膳食钙的补充。

2。中老年人缺钙的信号

不同年龄的人缺钙表现不同。中老年人缺钙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中老年人缺钙表现

1. 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 2. 易过敏、易感冒、牙齿松动; 3. 患有老年性皮肤病痒; 4. 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 5. 牙齿松动、脱落; 6. 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 7. 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 8. 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以上自测仅供参考。确诊要去专业机构检查。项目包括钙平衡测定、血清钙浓度(正常值2.25 ~ 2.75 mmol/L)等血液生化指标、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和骨密度测定。

需要提醒的是,缺钙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如果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缺钙,骨质流失会加快,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但是,预防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补钙~

出生后骨量增加,35岁左右达到峰值,然后持续丢失,35岁以后要注意骨骼健康。

科学补钙,牛奶是一种富含钙、吸收率高的食物。成年人每天只能喝250-500毫升的牛奶才能满足钙的需求。鱼、虾、豆类、坚果和绿叶蔬菜富含钙,也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有需要的也可以适量补充钙片。

学会适当晒太阳,避开中午时间,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浴”几分钟到半小时。

另外,坚持锻炼也很重要。科学的运动不仅可以避免骨折,还可以缓解疼痛,强健筋骨,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509.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12月10日 20:06
下一篇 2020年12月11日 2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