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孙红丽)今天,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发布了0-6岁儿童眼部护理核心知识问答,回答了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以及早期预防近视的主要措施等问题。
【/h/】其中,父母对孩子眼睛健康的常见误解主要包括以下九点:
误区一:宝宝眼睛看起来很亮,肯定没问题。
【/h/】0 ~ 6岁儿童中,很多影响视力的眼病从眼表来看是正常的,但现实中可能存在致盲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先天性青光眼等先天性眼底疾病均可致盲,但眼外看无异常;弱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眼睛外观正常,但可能需要治疗。
误区二:宝宝“看眼睛”没关系,长大了就好了。
【/h/】人们常说“斜视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假性内斜视是由于鼻骨不成熟,鼻梁又宽又平引起的,但看起来像内斜视。这种虚假的“醒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醒目”自然会消失。
有些“对眼”是真正的内斜视。内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会影响婴儿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发育,限制长大后的职业选择,需要尽早治疗。
【/h/】一旦家长发现宝宝有“对眼”现象,应及时带宝宝去专业眼科医生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真正的内斜视,不要盲目等待其自然好转,从而延误孩子的治疗。
误区三:孩子视力不好就是近视。
【/h/】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很多,近视只是其中之一。6岁以内儿童近视较少,远视和散光引起的视力异常较为常见。此外,其他眼病,如弱视、眼底疾病等也会影响视力。
【/h/】因此,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不好,应做进一步详细检查,确定影响视力的原因,才能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眼部指导。比如近视的话要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远视导致弱视的话需要用眼促进恢复。
误区4:孩子不用担心视力不好,会长大的。
【/h/】如果孩子视力不正常,家长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视觉发育在6岁之前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在此期间出现斜视、远视、近视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上睑下垂等眼部异常,均可表现为视力不佳,可能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导致儿童即使戴上眼镜后视力也无法恢复正常。因此,儿童视力不佳应及时矫正,积极促进视力发育,以免弱视。
误区五:散瞳药对孩子的眼睛有害。
【/h/】医生发现孩子视力不好,会推荐散瞳验光。由于儿童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能力,不散瞳验光往往会导致正常眼睛出现近视,或者远视高的眼睛出现远视减少,从而影响验光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h/】散瞳药可以放松调节力,准确检查近视、远视、散光的程度,确定是否需要配镜矫正,因此儿童散瞳验光非常必要。
适当使用散瞳药对眼睛和身体无害。散瞳后的短期失明和畏光会随着药物的代谢而自然恢复。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拒绝散瞳散光检查,错过孩子的最佳矫正期,耽误和影响孩子正常的视觉发育。
误区六:孩子不戴眼镜,摘不下来。
【/h/】如果孩子有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经医生诊断后可能需要戴眼镜矫正。眼镜的作用是帮助孩子解决眼睛聚焦的缺陷,让孩子看得清楚,促进视觉发育,缓解近视的进展。眼镜是儿童眼睛的光学矫正。
【/h/】眼镜能否摘下取决于孩子眼病的类型和程度。中度远视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有可能摘下眼镜;散光和近视不能去除,但在18岁左右视力稳定时可以通过激光手术去除。
【/h/】儿童屈光不正严重,尤其是合并斜视、弱视时。如果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眼镜矫正,治疗就会延迟,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
误区7:近视眼镜戴得越多,度数越高。
【/h/】儿童近视往往每年都在增加,家长往往认为是戴眼镜造成的。其实这是由孩子近视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儿童近视多发生在10岁左右,且趋于年轻化,一般在18岁左右停止进展。儿童近视发病年龄越小,成年后近视程度越高。
【/h/】近视的进展与年龄、眼睛习惯有关,科学佩戴眼镜可以减缓近视的进展。孩子近视,影响学习和生活。应该去医疗机构散瞳验光,精确配镜。
误区八:近视是由于用眼不当造成的。
【/h/】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近视的度数往往低于600度,这是遗传或眼睛习惯的结果。
【/h/】病理性近视常超过600度,伴有眼底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遗传因素所致。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患有近视,应特别注意婴儿的视力发育,坚持定期带婴儿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眼睛习惯,少看电子视频产品,减少长期阅读、书写等闭眼使用,多做户外活动,尽可能减缓近视的进展。
误区九:孩子应该戴眼镜,去眼镜店验光。
【/h/】儿童配镜前必须进行散瞳验光。6岁以下儿童首次散瞳必须使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儿童视力差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弱视。其他眼病也可能影响视力。所以带孩子去专业的医疗机构,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和专业的医学验光,然后给正确的处方配眼镜。
相关阅读:
预防近视从婴儿开始。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建议婴幼儿禁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