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4月27日电(李秋颖陈丛瑶)27日上午8时30分,虹口区玉兰广场附近一个便捷的核酸采样点已经投入运行。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里是免费的,人们可以扫描核酸码或绿色码进行检测。
“我现在每天都来这里,这里的结果更快,”已经是“老顾客”的外卖骑手邓先生说。他说,作为一名外卖骑手,为了通过电子工作证的审核,他需要每天上传核酸证书。“前几天微信群得知这个地方比较特殊(便民点),我们就都来做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全部身着“大白”为大家服务,包括2名医护人员、3名保安和几名挂号员。采样点的工作站类似于报摊的设计。虽然“个头”不大,但里面可以容纳两个医生采样,各种功能齐全。采样时,医生可以通过外壁的防护手套实现“非接触式核酸检测”,防止医护人员和检测人员的交叉感染。
据介绍,上海正采取总攻的态度进行攻关,加快实现清场目标,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部署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提高核酸采样检测能力,对于争取当前疫情防控主动权,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十分重要。
上海26日公布首批534个便捷核酸检测点。官方要求,依托社区、公园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增设核酸采样点,科学设置采样时间,方便市民就近采样核酸。
为合理规划核酸采样点布局,上海将根据区域人口密度和功能定位,采取“固定采样点、便捷采样点和移动采样点”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设置常态化采样点。
固定采样点主要是上海现有的200家左右的医疗机构;方便取样点主要以“报刊亭”的形式设置;移动采样点主要是指“早餐车”的形式,包括设置采样方舱和移动采样车,提高机动性和流动性,为临时新增采样需求提供快速响应服务。
浦东新区金阳街道在某购物广场设立了便捷的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站点从4月9日开始营业,每天服务时间是下午1:30~5:00。目前主要是针对城市运行保障人员,比如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等。”市民王先生在附近开了一家包子铺。为了随时创业,他每天都会在这里做核酸检测。“来过4、5次了,效果挺快的。”
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自零点清除行动开展以来,疫情防控效果日益显现,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27日至30日,上海将采取“核酸抗原”相结合的方式,分区域开展筛查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遏制、控制、预防”范围。
通过紧急扩充设备、招聘和培训检测人员,以及上海医疗队设备和检测人员的大力支持,上海的核酸检测能力从3月初的每天100万管迅速增加到目前的每天580万管。如果混合5个人,理论上可以满足每天2900万人的核酸检测需求。赵丹丹介绍,五天来,上海共部署近2万个采样点,每天投入采样队伍超过10万人。社区组织越来越有序,“收、送、检、报、核”五个环节越来越顺畅。(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