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叔63岁,有高血压病史6年。一个月前的一天,当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我发现一条肢体不能移动,他的语言也很模糊。经过及时的住院治疗,刘先生的肢体功能和语言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生活不能自理。他仍在接受康复治疗。
据刘先生说,一年前他接受体检时,头部ct发现了一个小的“梗塞灶”。当时没有任何不适。检查身体的年轻医生告诉他,这无关紧要,不需要治疗。事实上,刘先生一年前发现的“梗塞灶”就是无症状性脑梗塞。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临床上没有急性脑梗死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但通过头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脑梗死病灶。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根据不同的研究群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为8-28%。国外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5倍。
大量研究发现,如果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发展缓慢,导致严重中风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比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高2-3倍。因此,临床医生和老年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大量研究发现,除年龄因素外,高血压是导致无症状脑梗死的最危险因素。其次,它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如血糖、血脂异常、吸烟和酗酒。
由于目前缺乏预防和治疗无症状性脑梗死的RCT(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建议采取预防卒中的基本措施。还建议,对于60岁以上的人,如果条件允许,应该进行头部磁共振筛查。一旦发现症状性脑梗死,应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延缓或避免严重脑卒中的发生。
来源:3A传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