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林娜
编辑|胡鑫
7月11日下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介绍了北京市COVID-19医院肺炎疫情。
庞介绍,7月10日零时至24时,北京市无新发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连续5天无新发确诊病例。庞还介绍了一起由确诊病例污染居住场所公共环境并相互接触造成的群体性疫情:
第一个病例,男性,57岁,是一名个体经营者,每天从新发地市场购买商品。他住在海淀区永定路的一栋住宅楼里。6月10日晚,他出现了发冷等症状。在诊断之前,他被同层的邻居拜访,没有戴口罩。6月13日,患者被120辆救护车送往海淀医院,6月14日确诊。在第一个病例被确认后,大楼里的五个居民被一个接一个地确认,另外两个曾经在大楼里上厕所的外国人被一个接一个地确认。上述8例确诊病例中有3例将病毒传播给了5名家庭成员。到目前为止,共有13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流行病。
据疾控人员调查,这栋楼有五层,每层有20多户人家。第一个案例住在三楼,三个案例住在二楼,两个案例住在五楼,两个外人用过三楼的厕所。调查发现,所有住户都在走廊设置了简易炉灶,所有楼层的水室和厕所都为公众所用,并且存在所有楼层住户共用厕所的情况。各家各户不戴口罩就互相拜访。市疾控中心采集并检测了该建筑的环境样本,发现公厕的环境样本核酸呈阳性。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和环境调查结果,确定该疫情为与新市场相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引起的感染,也包括厕所环境引起的感染。
这种聚集性流行病的发生和发展再次提醒我们,被污染的公共环境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当传染病在流行期间有传播危险时,应注意公共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并增加频率。不要聚在一起聊天,减少上门服务,戴上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回家后先洗手;一旦你感到不适,你应该主动寻求治疗,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隔离措施,以避免疾病传染给他人。
庞呼吁广大市民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和清洁,清理卫生死角,清洁公共环境,特别是与他人共用厕所、厨房等生活区域的居民,注意通风和科学消毒。特别提醒大家去厕所后要及时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当你的手脏的时候,避免触摸你的鼻子、嘴巴和眼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