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于2020年10月7日宣布,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小组发现,来源于Vδ2-T细胞的外来体可有效治疗人类疱疹病毒4型(又称EB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并诱导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为EB病毒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
研究背景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了全球近95%的人口,每年造成20多万新的癌症病例,约2%的癌症死亡是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引起的恶性肿瘤引起的。与EB病毒相关的肿瘤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irket'[/]目前,Epstein-Barr病毒相关肿瘤的治疗方法有限,且具有显著的靶外毒性,而对复发或难治性肿瘤的疗效较差。Vδ2-T细胞是先天性T淋巴细胞,具有抵抗EB病毒相关肿瘤的潜能。但由于部分癌症患者难以扩增Vδ2-T细胞,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外来体是可以调节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小细胞外囊泡。与细胞疗法相比,外来体具有安全性高、易保存、成本低等优点。然而,Vδ2-T外来体的抗肿瘤作用仍不清楚。
这项研究发现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Vδ2-T外体携带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配体(FasL和TRAIL)和免疫激活分子(CD80、CD86、MHCⅰ和ⅱ)。Vδ2-T外来体通过FasL和TRAIL靶向有效杀伤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相关肿瘤细胞,促进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抗原特异性CD4和CD8 T细胞的扩增。在免疫缺陷和人源化小鼠模型中,Vδ2-T外来体有效地控制了EB病毒相关肿瘤的生长。由于体外扩增癌症患者的Vδ2-T细胞和大规模制备自体Vδ2-T外体非常困难,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索了同种异体Vδ2-T外体在人源化小鼠肿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同种异体Vδ2-T外来体比自体Vδ2-T外来体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异源Vδ2-T外来体增加了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浸润,诱导了CD4、CD8 T细胞介导的更强的抗肿瘤免疫。与具有直接细胞毒性和抗肿瘤作用的NK外体或诱导T细胞抗肿瘤反应的树突外体相比,Vδ2-T外体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间接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EB病毒相关肿瘤。
领导该项研究的医学院儿童青少年科学系陈中书基金(儿童免疫)教授涂教授说: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了Vδ2-T外来体对EB病毒相关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在许多小鼠模型中,这些外来体可以有效控制EB病毒相关肿瘤。更重要的是,异体Vδ2-T-Exos比自体Vδ2-T-Exos更能有效控制EB病毒相关肿瘤。因此,健康供体Vδ2-T细胞制备的外分泌液可用于治疗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相关的肿瘤患者,非常有利于这种新疗法的临床应用。
研究意义[/s2/]
本研究的发现对癌症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Vδ2-T外来体具有免疫激活特性,说明Vδ 2-T外来体可以作为免疫佐剂,传递免疫抗原,可以作为抗癌疫苗使用。其次,Vδ2-T外来体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优于免疫细胞的其他外来体治疗方法(如NK-Exos、DC-Exos),更易于制备。再次,同种异体的Vδ2-T外体比自体的Vδ2-T外体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因为同种异体的外体不需要单独制备,更容易控制质量、标准化和浓缩生产,有助于大大提高Vδ2-T外体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