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只有2g左右,但它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预期寿命超过12年,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并兼容1.5T/3.0T核磁共振扫描,这样的微型无铅起搏器可以给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了Micra无铅起搏器的植入,使我院成为国内首批开发该技术的医院之一,标志着心内科在起搏电生理领域再次向国内领先领域迈出了一步。
患者为84岁男性。住院期间心电图监测显示房颤伴有较长的R-R间期,心率一度降至20次/min,伴有低血压休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考虑到患者年老体衰,由于房颤需要长期抗凝,传统起搏器植入会造成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患者家属对传统起搏器的使用非常担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心血管科主任唐强教授的主持下,经术前认真评估论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该科最终制定出“选择无导线微创起搏器植入术”的诊疗方案。
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植入Micra无铅起搏器。术中图像显示患者心脏垂直,移位严重。心脏的这种解剖结构无疑将大大增加在植入无引线起搏器期间定位植入部位的难度。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股静脉穿刺,经过多种体位和充分的右心室造影,唐强主任成功地将无引线起搏器通过输送导管一次释放到心脏腔内。手术只用了40分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传统起搏器和胶囊起搏器
唐强主任介绍说,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世界上起搏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之一。与传统起搏器不同,Micra将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集成为一体,以“微型胶囊”的形式直接将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脏腔内。手术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术后传统起搏器手术无局部肿胀和疼痛。与传统起搏器相比,MICRA恢复更好,舒适度更好,患者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
Micra无铅起搏器的创新设计,无导线、无口袋,避免了传统起搏器植入带来的皮下口袋痕迹和手术创伤,减少了创伤、电极失效和感染并发症。一些有特殊疾病的人,比如眼袋反复感染,比较基础的疾病,或者有特殊职业的患者,或者追求美观和生活质量的人,可以选择无铅起搏器。唐强主任希望这项创新技术能够迅速推广和普及,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心血管科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