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上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委员会发言人郑锦、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闵行区卫生委员会主任杭文泉介绍上海市新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防治情况。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新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有多好?如何预防?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一般来说,致病微生物的人际传播途径包括粪口、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媒介传播。
含有悬浮在气体(例如空气体)中的病毒的液体或固体颗粒被称为病毒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可以被称为“胶”,因为它们含有液体并且是粘性的。气溶胶是所有传播途径中最难预防和控制的传播途径,危害严重。
当病人打喷嚏时,含病毒的液滴从嘴和鼻子中释放出来,气流速度可达每秒50米,相当于15级台风的速度。下图显示了人打喷嚏时液滴的轨迹。绿色代表数百微米的大水滴,具有很强的惯性,射程可达两米,很快就会落到地面。红色是几微米的小液滴,具有微弱的惯性,在空空气中减速,并迅速干燥和收缩形成液滴核。
相比之下,呼吸、说话和咳嗽时的气流不如打喷嚏时强劲,但如果你不戴口罩,你仍会产生飞沫(唾沫星),飞沫会在空空气中成核。
在医院进行雾化治疗时,所用的雾化机可以将药液变成几微米的雾化微粒,这些微粒小到足以漂浮在空空气中,从而到达下呼吸道和肺泡。
同样,含有病毒的液滴核直径只有几微米,因此它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体中,成为病毒气溶胶。直径为1微米的气溶胶在静止空气体中的沉降时间超过1小时。如果空气体被加到大气中,它可以漂浮到很远的距离(几公里)。一些病毒受到蛋白膜外壳的保护,并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活性。如果被吸入,它们可能会引起感染。
此外,一旦气溶胶粒子在物体表面沉降并在着陆后变干,它们会与灰尘混合并遇到风、干扰或各种机械力,如人员快速移动和清扫地面,带有细菌的灰尘会漂浮到空气体中,产生再生气溶胶。
例如
当病人A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打喷嚏时,大直径的液滴会在2米内扩散到B,使他很快被感染,而远程C则不受影响。
一段时间后,大颗粒开始沉降,气溶胶开始扩散。c未受影响。
气溶胶进一步扩散,大颗粒沉积在地面上,气溶胶扩散到一定距离,最后被吸入。
目前,这种机制很可能存在于新冠状病毒的传播中。然而,没有必要太紧张。气溶胶传播与浓度有关。在封闭场所,病毒气溶胶浓度高,传染性强。在露天和通风的地方,气溶胶浓度迅速下降,传染性将大大减弱。因此,在公园和其他地方感染的可能性极小。
[气溶胶的另一种传播模式/S2/]
2020年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部分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新冠状病毒阳性核酸。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新的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粪便传播。
“粪便经口传播”绝不等同于吃粪便。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接触食物和日常用品之前不洗手,也可能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这是因为许多病毒如非典冠状病毒和H5N1型流感可以在病人的尿液、粪便或呕吐物中长时间存在,也可以在排泄物或环境的表面长时间存活。使用马桶进行腹泻或呕吐、溅水、撞击或摩擦的受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以及清洁不当的卫生工作者都可能产生病毒气溶胶,导致传播和感染。尤其是医院、交通工具和餐馆等公共厕所在疫情期间交叉感染的风险更高。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E座的321人感染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这被认为是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感染了病毒的排泄物落入数百米高的污水管道,与气流相互作用形成雾化。这些水滴通过8楼的管道裂缝和几个没有被水很好密封的U形管道逃逸,最终蒸发成气溶胶形式的传染源。
因此,当患者家中有传染病成员时,最好单独使用厕所或厕所。病人使用后,必须及时关上盖子冲水和消毒马桶。在公共厕所使用厕所,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厕所表面,使用后及时洗手。
患者如何在[社区附近预防气溶胶传播/s2/]
如果居民区附近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可采用以下预防性清洁和消毒措施:
(1)一般物体表面每天用25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擦拭1-2次,并保持干燥;衣服、床上用品、织物和其他秦英可以被清洗和晾晒,并暴露在阳光直射下3-6个小时。
(2)公共楼层、走廊、楼梯等。可用水或洗涤剂湿洗,每天1-2次;门把手、电梯按钮、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的表面可每天用25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擦拭2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擦拭。每天清理垃圾,定期对垃圾存放场所喷洒1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并进行消毒。
(3)室内通风,每天开窗1-2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空当空气质量差,且室内有人时,循环空气型空空气消毒机也可用于空空气消毒。室内任何人不得使用紫外线(1-2次/天,每次照射时间超过30分钟)或消毒剂喷雾(1000毫克/升过氧乙酸)。
(4)卫生间地面应每天定期清洗消毒(含含氯消毒剂擦拭250毫克/升)1-2次;拖把、抹布和其他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和干燥。如有必要,应在25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清洗并干燥备用。
如何在家中对确诊患者进行消毒
患者送医院治疗或现场临时隔离后,应及时对客厅和接触物品进行全方位消毒。
(1)当地面上有可见污染物时,使用一次性吸收材料彻底清除污染物并进行消毒。当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500-1000毫克/升有效氯溶液或1000毫克/升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或擦拭地面进行消毒。地面由外向内喷洒或擦拭一次,喷洒量为200-300毫升/平方米。室内消毒完成后,从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
(2)污染物品表面可用500-1000毫克/升含氯的清洁消毒剂擦拭;不耐腐蚀物体的表面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两次。织物、餐具等物品可煮沸10分钟以上,或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
(3)病人的排泄物(粪便、尿液、呕吐物等))、分泌物、血液等。,必须及时收集,在严格的保护条件下,直接加入固体或液体氯消毒剂,使浓度达到20g/L,混合均匀,作用2小时以上。
④空出风口和过滤网可用500毫克/升氯消毒剂或2%季铵盐喷洒或擦拭两次,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对于转运车,患者在转运后应及时使用2g/L过氧乙酸或30g/L过氧化氢,按10ml/ m3用喷雾器喷雾消毒,密封60分钟。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车辆外部可以用2%的季铵盐擦拭,经常接触的部件如门把手可以擦拭两次。
⑥接触患者的粘膜、受损皮肤、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污垢后,在手消毒前用肥皂(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