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血栓,身体往往有四个标志,做好这4点,血管或许更通畅

说到血栓,大家都很熟悉。是中老年人经常发生的疾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逐渐老化,血管的功能也会下降。如果饮食不健康或不注意维护,不溶性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很可能沉积在管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血栓。这样一来,血液就无法输送到各个器官,体内就容易发生疾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s2/】所以,有四个征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这四件事,可能会疏通血管。

血栓到达的标志

第一,头眩晕

当血管内有血栓时,不能及时向头部供血供氧,导致头晕,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如果最近一两天头晕次数超过五次,极有可能是脑出血或脑梗塞。

二、胸闷胸痛

【/s2/】长时间久坐的情况下,血液容易形成凝块,然后脱落。随着血液的流动,逐渐转移到肺动脉的分支或主干,进而引起大面积的肺梗死。此时患者可明显感觉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第三,腿脚麻木

因为腿和脚是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更容易形成血栓。【/s2/】一旦血管堵塞,没有足够的血液滋养手脚,就会出现麻木肿胀的症状。

四.睡觉流口水

【/s2/】一旦睡觉时流口水,就要注意了。排除睡眠姿势不正确、脾胃失调或口腔疾病的影响后,要警惕是否是血栓形成的表现。

因为血栓患者血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咽喉肌肉功能障碍,尤其是睡觉时,控制不住肌肉,然后容易流口水。

能做什么疏通血管?

1。调整饮食结构

血管通畅的前提是饮食健康,所以不仅要远离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还要吃海带、燕麦等粗粮,因为海带含有海带多糖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粘度,软化血管。

【/s2/】燕麦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胃肠蠕动,还能帮助受损的内皮细胞快速修复。

2。饭后运动

相关研究表明,饭后半小时后做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血管弹性。

3。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状态,交感神经容易兴奋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相反,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维持血管的健康。

4。多喝水

想要血管通畅,平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因为饮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还可以清洁血管。【/s2/】特别是早上起床后,血液粘度比较高,喝一杯温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一般来说,如果血管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身体表现,如睡眠时流口水、胸闷、胸痛、腿脚麻木、头部眩晕等。

这时候,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喝水,适量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由此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金塔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tagf.com/show_577.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02月01日 11:19
下一篇 2021年02月03日 20:14

相关推荐